棒球經典賽中華隊慘輸韓國與中國,頓時讓台灣許多民眾不可置信,紛紛興起檢討聲浪,且讓行政院長劉院長稱「這樣的經典賽我不能接受」。不過激情過後,還是得回歸現實。劉院長說不能接受此種結果,我認為應該接受才是。因為唯有誠心接受失敗,才能真正痛定思痛進行檢討與改進。由政府官員的口中,我們還是希望政府能以真正體育的專業高度來看待棒球或其他運動。
中國大陸的棒球崛起起,我們要予以敬佩。因為他們花費時間、資源進行訓練並且得到有進步且有成果,而我們沒有。無論是亞洲職棒大賽、奧運等這幾次的比賽,都可以看見中國大陸棒球一次又一次的進步,這次雖然中華台北隊派出的,號稱算是二軍。但在奧運時,一軍都曾敗給中國,更何況二軍? 所以,只要願意付出資源與努力並且有心,誰說台灣的棒球不能再現榮景?
我們或許要檢討的是如何脫離島國的自卑心態,培養自我優越性,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。變得更好與否還是在於政府有效引導,救棒球之呼聲早在過去國際賽輸球時,被檢討到麻木了。職棒簽賭、黑道恐嚇、球員沒有保障,球團運作的方式與保護球員的制度甚至比賽的態度,這些都是很核心的因素。尤其是簽賭數次重創中華職棒,讓無數球迷心碎。政府曾提出很多解決方案,但皆只聞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,讓人民對於政府營運體育失去信心。
政府若真的有心要規劃棒球的有關政策,我想政府決策官員們有空可以看看此次經典賽,各國的棒球水準提升到何種程度?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職棒環境,其棒球水準與場地甚至球技的落差在那裡?然後,再來好好規劃制定與決策,才是有效提升職棒水準的作法。目前地方政府紛紛規劃成立棒球隊,有其誠意,只是大家一窩蜂的態度,沒有策略規劃的整體配套,實讓人懷疑是否又是虛晃一招?反而讓資源浪費。
與其檢討經典賽的敗戰是非,倒不如先把焦點轉回救職棒,不要再落入口水戰了。要營造一個好的職棒環境,把真正的球迷找回來,變成像美國大聯盟一樣,讓看棒球是舉家休閒的一個好活動去處,提升棒球文化,而不是只有簽賭或組頭的新聞可供媒體報導,那時再來說,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也不遲。從這個角度出發,此時的敗戰也可讓我們有所得!
而且老是羨慕別人,真的很煩~
什麼時候輪到別人羨慕我們?有啦!分消費券的時候,別國都很羨慕我們發錢效率很高,領錢效率也很高。
只要牽涉到雙方有利的錢時,大家效率都很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