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Web2..0時代的來臨,現又即將邁入Web3.0時代,關於商品行銷方式,早就因網路時代的發達,而造成根本性的革命。日前星光幫的竄起,與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的高收視,愈來愈造成短暫顯學,其探討話題似乎不曾間斷。而這也不妨說是威普弗思所提出的『品牌綁架』下無行銷的行銷的效應,即由消費者塑造品牌意義,並自願將品牌推薦給其他人。超級星光大道所行銷的感動與歌聲,由代表消費者的我們,透過網路的推波助瀾,迅速傳遞。不管這份真誠與感動是不是由節目創造的,但是消費者自行定義節目的品牌”歌聲的感動與真誠”,反應在高收視率上,也不啻是觀眾對於現狀的反噬與內心渴望。
只是,筆者近來在媒體上偶而看到星光幫上一些綜藝節目宣傳專輯,還是回歸傳統舊式打歌的方式,使我原本報著隨著數位時代的蛻變,宣傳歌唱專輯的方式可否有創新,或是不上這些綜藝節目的的期望是落空了。而筆者想要問的是,在第一季比賽冠軍尚未出爐的情況下,星光幫成員頻於接case演唱,上各大節目進行唱片宣傳,他們還能以全部的精力來準備比賽嗎?原本算是尚未出道的參賽者,在比賽未結束之前,一瞬間變成藝人,而在藝人的身份下,對原本銷售輕澀感動與優質歌唱的節目,在目前極度商業化與撈錢意識明顯的操作下,那份感動又能持續多久?而下一屆的星光幫能再複製這份感動嗎?且我們這些觀眾所定義的努力、真誠與感動又能被消耗多久?原本由消費者構築的品牌形象,一旦消失,這個節目還能像過去一樣受歡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