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四,fish要去看彩虹橋,我也湊熱鬧陪她去。

照舊又是國賓長春,雖然是35個人的小廳,但竟然客滿。


我只買到第一排的票。螢幕雖然大,音響雖然不錯,但實在是坐的太近了。


脖子呈六十度往上仰,若有多難過就多難過。


戲院一定要安排這種位子嗎?竟然這麼多人看,為啥不能安排大一點的廳?


不過,看第三次的感覺讓我更投入了,減低我對環境的不適。


當然,人物的熟悉,故事的脈絡與背景都已很清楚,因此隨著故事的起伏,更容易感受到戲劇的張力。


其實彩虹橋除了幾個三橋場面外(斷橋、斷橋與彩虹橋)。


,基本上精彩度不輸上集,上集我是看劇情醞釀的發展,下集,若從動作戲的精彩度來看,其實仔細細究,會非常感動。


1.比荷沙波奔走時斷橋,其實那一幕很有張力,但是特效是個敗筆,本來心臟都快跳出來了,結果被那個斷橋引的小發噱。


2.馬赫坡大戰,流淚戰士搶到莫拉魯道前,喊著『讓我這遊魂來帶路吧!』,他披散的頭髮,前兩次還看不出是流淚戰士,第三次我終於看出來了。本來那個稚嫩的臉龐,卻講出讓我毛孔豎立的話出來。我的情緒激昂,但是大砲一轟,斷橋的那一幕,我的情緒又隨著詭異的斷橋飄移的一些。


3.最後的彩虹橋,第三次看時,我倒不覺得他有什麼不妥,因為整個故事架構,出現彩虹橋我倒覺得還好,也算是對故事一個完滿的結束。只能說,大家對這部戲期待很深,期望以藝術的角度,來讓這部戲更完美。希望多留一點白,倒是 許多人的共識吧!


彩虹橋有幾個主線同時跑。


我發現魏導不喜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,但喜歡用層層疊疊的交錯。


因此,故事發展時,即使是戰事,也是有好幾條線同時在跑。日軍遭受攻擊時,一定同時有三個小隊,遭受賽德克族人的伏擊。


即使是賽德克婦女的自盡,也是很快的跳到別的主線。所以,有時候當你情緒正要爆時,馬上就被跳開了。


這也就是很多人在批評,照道理應該是很煽情,情緒很滿的戲,怎麼會讓人感覺這麼鬆散。


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要這樣表達的。不過以這樣的劇情,拍成韓劇的煽情戲是很容易的。但是這樣的戲就沒什麼特別了。


但奇妙的是,我這次看,完全進入戲中,一點不覺的跳Tone


還是照舊淚流,而且有些點更容易感動。


再者,第三次看,更發現了演員真的很強。相關的動作場面,皆兼顧美學與力道,這種動作戲根本是好萊塢的水準。


尤其莫拉魯道,身先士卒,率眾族人從燃燒的森林中奔跑而出,大喊『戰死吧!賽德克巴萊…』,


我汗毛都豎立起來了。


但是即使是馬赫坡大戰都已經緊張的要死了,同一時間,又切到鐵木的水中大戰。這一戰的精彩度不用說。


只是我當時在想,如果讓水中大戰一氣呵成,會不會相關緊湊度與情緒能更加延續?


其實,這部片如果重新剪輯,可能就是另外一部片了。


最後,我也是覺得大家對這部片期待很高,如果有機會重新上映,希望魏導能將特效不足的部分重新補足,即使留下紀錄,也希望更加完美。


如果賽德克剪成一集上映,是無法衝到七億多的票房的。


所以,我也贊成上下兩集如此上映。


無論如何,七億多的票房,已經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了。


這些票房有很多是靠我們這些人一直重複看 所造成的。但其實,這真的是一部好片,我同事們一直要等第四台。


但不親自參與,真的是很可惜。


總結,我上集看了四次,下集看了三次。這對我來說,應該也是牢不可破的紀錄了吧!


依我來看,這部片在歐美應該會有不少市場,也期待這部戲能從小眾開始發酵。


至於香港等市場,我是本來就不看好。就我接觸的香港人來說,.. .


不過,大陸市場,不曉得為啥,我會覺得有些大陸人應該欣賞吧!


我常看大陸某些評論網站,有些網友層次很高,也挺能欣賞這類型的戲。


我覺得歐美比較能夠欣賞這樣的題材,文化涵養也夠。


不過我想來想去,我還是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在地化的題材...


第一次看,我想大家的想法都一樣,也可以同樣寫出同樣的看法來,但第二次看,感覺就完全大翻轉。.


魏導將第一站選香港上映,我覺得根本不是很適合,因為忽略了香港人重娛樂的特性....


目前會引發如此正反兩方的批評,乃在於魏導尚缺國際獎的肯定。


很可惜魏導匆匆將剪片送交威尼斯影展,如果重新剪輯成一部片參賽,我想錦上添花的會更多。


 
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NR=1&v=M4MgUGWcxRc


賽德克巴萊之歌


同事也提到,一位文化界大老,說他不喜歡看這部電影,因為太野蠻了。


我跟我同事說,唉,八十年前文明尚未進來前,山林多麼美麗,拍這部片連山林景色都要靠動畫修的比較美一些,水比較清澈些。對大自然來說,我們人類才是野蠻吧!



 


賽德克.巴萊真的是一部很奇妙的電影。


即使上映如此久,但我腦中還是盤旋一些東西揮之不去。


最近常看到魏導一直詳細說明其表達的理念,好像有些環節,也慢慢開始懂吧從年輕的莫那,到中年莫那的轉折。


原來年青莫那的丟窟魯頭,打日本人後被壓制那幕,原來是銜接到中年莫那被日本統治的壓抑的那段過程。


這部戲的每一幕戲的都是有意涵的,電影巴萊應該可以再出第二集,如果有些人還尚無法意會,也可以先做個導讀吧!


 


 

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那一片雲彩 的頭像
    那一片雲彩

    阿秋的胡思亂想日記

    那一片雲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