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其他三隊正歡天喜地,除了春訓之外,也努力辦活動拉近與球迷的距離,並增加曝光度,反而只剩中信兄弟靜悄悄。
本想,財團的進駐與有願景的口號,應該會帶起新一波的職棒旋風。
畢竟最有人氣的球隊如果經營到位,敢砸資本下去,讓球隊實力提升,行銷到位,想必進場球迷的人數鐵定會再增加,對整體中華職棒都是好事。
但新球團感覺看起來是新手,本想帶舊球團的行政團隊進駐,期望無縫接軌,沒想到惹出各種風波,但卻也凸顯出新球團的力有未逮,包括資金、人才與能力及用心程度。
空口說白話,成為既定印象
兄弟象的關注話題迅速退燒,狼來了喊久了,球迷日久也會心冷,而對於新加入的球迷來說,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,用腳投票,應該也是早晚的事。
按目前中信接手兄弟象的跡象看起來,最大的敗筆就是接手的第一步,並沒有讓所有人留下最好的印象,打響第一炮,反而是以「預算有限」、「無效率」「空口說白話」「毫無進度」等做為許多人的第一印象,真是可惜。
相較於義大剛接手的豪氣,中信的對比更加明顯。
中信目前可能還不瞭解,棒球跟臺灣球迷緊密的接合程度,很多人是以棒球為生活中心,端看兄弟象義務的啦啦隊不離不棄的支持可見一般。如果經營球隊,還沒先抓到「信仰」這個重點,而是單純以娛樂「可有可無」來看待,那這樣的管理球隊的模式,是否能延續兄弟象的人氣,是有待考驗的。
以四億接手兄弟象,卻以不到一億的價值去看待這個球隊
既有四億的氣魄接下兄弟象,那應有超過四億的手段去經營這個球隊,才有其附加價值,不然想不透,以四億接手兄弟象,卻以不到一億的價值去看待這個球隊,想來,真是讓人無言。買這支球隊幹什麼?按舊球團的經營之道,對中華職棒又有何幫助?
不知道那一天,兄弟象的球員都有單一房的宿舍、有專屬的廚師供給餐廳,而不是只是吃便當(其實外食真的不健康)、有專業良好的訓練器材、有專業的國外教練指導、有自己的主場、有很好的球隊陣容....至少表面看起來像一支專業球隊的樣子。
新領隊球場與媒體互動初現身,後面拉著三布條呼口號的模樣,感覺是挺失敗的出場。穿著西裝外套,呼喊口號,對比後面穿著球衣,球員拉著紅布條,怎麼看都覺得很弔詭,有點格格不入,不知道這公關是怎麼做行銷安排的...至少也得穿個運動外套吧!雖然我個人覺得拉三個布條呼口號這件事實在覺得有點三條線...
辜仲諒的承諾,真是個笑話
另外,領隊又說要以團隊績效來決定薪資。
但是團隊績效需要「錢」來墊基,這方面,球團一點好像都沒有往這方面想過。
大聯盟不就這麼玩的嗎?
雖然市場性不同,但是兄弟象好歹也是中職最有人氣的球隊,也是最有市場價值的球隊,老是用這種理由去壓低薪資,實在很沒道理。
去年兄弟象大部分球員的確表現不好。但是整體團隊戰績,有時是跟球團後勤補給有關,受傷不能休息,替補與一軍實力落差過大,洋將實力等,這些都與整體戰績有關。
如果今年球團也無法再提供足夠的後勤補給,洋砲找不到,教練找不到,好的洋投找不到,球員還是無法享受好的照顧,這樣也要得冠?
明年又是有一個不加薪的好藉口。
辜仲諒說,要讓球隊薪資比其他球隊更高,福利更好。看來,真是個笑話。
果然,對於這樣的人,真的不能期待太高。
用穿西裝的態度,來管理球隊.....初步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.....
口號喊的響亮,說到做不到,真是展現中信這大財團與領導人的本色,真是承教了。
若真的狼來了,我也不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