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這則新聞『達賴喇嘛訪台?總統:目前不適宜』
我突然眼花了。不適宜??為什麼不適宜?我覺得兩岸關係是可以被接受的,我也不討厭大陸人啊~可是,如果說為了兩岸官方交往,台灣是不是很多重要的東西,都會被犧牲掉~如果連達賴來台,都要被對岸控制,台灣都無法自主,那,台灣呢?台灣還剩下什麼?那是不是為了兩岸交往,言論自由就要開始限縮了?台灣以後真得會有主體性嗎?若當今聖上會為海角七號而感動,而不會有天馬行空『皇民化』(內心投射)之遐想,那對達賴喇嘛的來訪,又怎會有內心投射的說法出來呢?說真格,我對達賴的印象也只是高僧而已。以前,台灣曾炒過一陣子他的新聞。許多朋友還是聽他講道呢?就如同陳雲林來訪,個人也覺得沒啥了不得的,來就來啊~不過,一堆人抗爭成流血事件,也不知突顯什麼?你當他是客人就是客人,當他是敵人就是敵人。客人與敵人在這裡都有人歡迎。同樣的,達賴在這裡也是有人歡迎吧!以前因為政治問題他可以來訪,有人因政治問題拒絕他來訪,可是就是沒有人單純因宗教問題讓他來訪。雖然他是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,但是過去我們的總統因對岸打壓而無法出訪到許多國家,不知道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的看法是什麼,朝野兩黨總是為了政治目的爭論,可是總是說服不了人。有人反應說,自己都吃不飽了,還管得了他來不來,但是,在經濟愈趨困頓的時候,極權就愈容易產生,人民為了生存,也可能會將自己的權利理所當然的交給政府,只是隱隱有這種感覺,好不好的問題,只是看個人如何去判斷了。
不過政治的事,還是不要理太多。民主高度是架構在政治高度上,而宗教高度又是架構在民主高度上。政治高度不穩,上面的怎會穩呢?
說到老共 認為海角七號有『皇民化』思想。當然以我們的角度是來看他們的確是匪疑所思,覺得怎麼兩岸官方認知差那多,後來想想,這能怪看電影的人嗎?因為會做出這樣決定的人,腦筋就是想這些東西啊!你看到的東西,就是內心在想的東西,所以有時候看到的東西並非實際上存在的東西,而是你內心想看到的東西。因此,由老共做出這樣的結論,一點也不奇怪了。
我同學看完海角七號後,她偷偷跟我說,『怎麼辦,大家都說很感動,我怎麼看完覺得很好笑而已。』我聽完,也沒說啥,因為這是個人感受的問題,大家都會從各自的觀點去尋找電影上的共鳴點。
只是,老共說『皇民化』,我前看左看後看,實在看不出哪一天有『皇民化』。或許是,我們這一輩的人接受民主教育,所以從來沒有過皇民化的思想吧!所以無法投射在電影裡。雖然Sample版在大陸已經流傳久遠,但是以我看過Sample版的感覺,完全是無法與電影比擬的。
電影的臨場感與情緒的渲染,在小小的螢幕中,完全喪失了那份感動。
很可惜很多大陸人民無法在電影院欣賞,這是比較遺憾的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