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五誠品講堂來的是紀錄片導演楊力州。本來我想這堂一定會很無聊,所以還想蹺課,但因為也沒什麼事,所以還是去上課。
雖然因為吃飯吃的太急了,又上的這堂課有深度,腦筋也在動,胃嚴重消化不良,所以在不甚舒服當中,聽了挺有意義的一堂課。




這堂課卻是我目前所有課堂當中,收獲最多的一堂。




一方面也是因為楊力州有在政治大學教課,基本上聞天祥在這堂課沒什麼用武之地。對照其他堂課都是由聞天祥主導發問與課堂走向,這堂課楊力州倒是讓來聽課者,讓我瞭解完完全全可以瞭解紀錄片是什麼?紀錄片導演的創作意涵是什麼?攝者與被攝者如何互動?




課堂上放了『我愛080』、『奇蹟的夏天』、『青春啦啦隊』、『被遺忘的時光』,以及尚未完成的『紅盒子』等片段。




我終於瞭解紀錄片為什麼這樣有力,配上真實的人生故事,透過剪輯與音樂,整個故事比電影更真實,更動人。




楊力州果然是老師,將紀錄片的定義與問題解釋的很清楚。




1.     
是否要維持與被攝者的距離?





要讓被攝者處在安全的狀況。攝者在創作,被攝者也在進行創作。





2.     
紀錄片不是絕對的真實,只是一連串選擇的真實,只能讓觀眾看到某些可能性。





3.     
紀錄片是一種剪輯的訓練,觀眾者不知如何去探索,但是導演在裡面是扮演全知者,將全知者透過剪輯展現出來。





4.     
詮釋的真實是導演的真實,與被攝者的真實差異不大。




我只覺得無論是拍電影或是紀錄片導演個性一定是非常敏銳與纖細。尤其是紀錄片導演,否則如何更加接近被攝者的真實?




我覺得優秀的電影或紀錄片導演,都是想透過電影去成就些什麼事情,




例如魏德聖想透過電影,來讓原住民瞭解他們的驕傲,楊力州則想透過記錄片挖掘對人生、情感等衝擊與影響,例如『被遺忘的時光』,想透過對失智老人的紀錄,與錯置的可笑的另一種銓釋的方式,來表達對失智老人的可愛,重拾親子的情感,與老人議題的討論。




好高興台灣有這麼多有使命感的藝術創作者。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那一片雲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