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藍色愛爾蘭』算是我目前看過的韓劇之中,經典作之一。
這部戲很有深度,如果年紀太輕,或是人生歷練不是很夠,可能不懂這部戲在演什麼。
這部戲的音樂、編劇、拍攝的手法與演員都是一流的。這種程度,台灣我還沒有看到一齣戲可與之比擬。
這部戲從開始到結束,完整的探討了何謂是『愛情』,沒有固有韓劇的老套,陳述的不是世俗的愛情,而是一種存粹的、心靈上的的愛情。
這齣戲隨著劇中二男二女進行愛情的探索,最後也給你一個完整的答案。
答案是什麼?
答案是你看完戲之後,留在你心裡的東西。
江國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,因為他可以藉由幫助別人,而證明自己的存在。
中兒是一個活在害死家人恐怖陰影下的人。她內心逃不了自責,甚至精神崩潰。
江國與中兒因當下可以『給予幫助』與『需要扶持』而結婚。
但是婚後的生活,江國還是以他自己的方式給予中兒他自己認為的幫助,從沒有問中兒自己願不願意接受。江國認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好,而中兒應該理所當然的接受。
只可惜,這種接受,中兒並不領情。中兒只需要好好解放並抒發內心的壓抑,而非再套上一層枷鎖。
直到中兒遇上李再福,這個像垃圾一般生活的男人。雖然他是生活在底層的人物,也是沒有生活目標的人,但是中兒可以卻看到李再福的好。李再福的包容,也給予中兒抒發內心壓抑的管道,於是中兒愛上了李在福,這是一個精神外遇。
從戲中觀來,一點也不突兀。這裡沒有主角們哭天嗆地與躲躲藏藏的老套,只有鬱悶的糾結。
中兒很誠實也很平靜的跟江國訴說實情。或許是因為中兒的脾氣古怪,甚至有過精神異常,江國對於中兒一直認為她會回心轉意。於是他等待。
但是中兒沒有。中兒也想妥協,想再回去,只是努力過後,卻還是壓抑不了內心的對李再福的情感,於是她很誠實的跟江國說『她喜歡過他,但現在不愛他了』。
這時的江國才真正深刻的瞭解到,自己所要的愛情跟中兒所要的愛情是不一樣的。江國所能給予的就是施捨的愛情,但是中兒要的卻是包容的愛情。江國了解到這個平行線,也沒辦法給予中兒所要的,只好放下,給予了中兒自由。
江國對愛情施捨的態度,成了中兒的負擔,但卻讓擔負整個家庭的世英嚮往不已。於是她追求他,她勇於表達她的喜歡。江國需要的是一個需要保護的對象,雖然他是世英的保鑣,但是他覺得世英為了往上爬,犧牲了很多東西,所以需要有人拉她一把,於是他主動關懷她、保護她。世英欣然接受江國的扶持。江國以為對世英只是幫助與可憐,但因為中兒想要脫離他的保護的尋求她自己的愛情、也因為撫養他長大牧師愛的是他父親,他最後也瞭解到了何謂愛情,也瞭解到他早已喜歡上了世英。
世英與李在福同居一年多--一個是三級片的女星,卻勇於力爭上游,想當個真正的演員。一個是依賴女人生活的混混,不知未來的人生有何璀璨的火花。
江國與中兒結婚一年多--一個是處處助人,善良木訥的保鏢。一個是滿懷心事,曾精神異常的醫師。
走了一大圈,江國與世英、中兒與李在福的愛情才歸於原本的位子上。原本看似美滿的生活,其實卻深藏無限寂寞,直到回歸到感情應有的位子上,才得到圓滿與充實。這裡沒有身份地位的不對稱,只有感情的不對稱。不過,也許是中兒與江國都是孤兒,他們才能這麼恣意無負擔。
這齣戲把一些枝枝節節的都砍掉了,只留下骨幹,回歸最初的感情探討。
誰說外遇戲一定要一哭二鬧三上吊,或是報復來報復去,誰說愛情一定要身份地位相稱?還是只要麵包?
這齣戲什麼上述的枝節都沒有,只有回歸真正的感情。
是出軌?是外遇?還是這結果只是將原本的出軌的火車導正在它原來的軌道上?這齣戲似乎讓觀眾有深刻的領悟與遐想。
十六集的戲,讓我一點也不覺得冗長。
起承轉合與時空的交疊、濃烈的角色對比強化了主題的衝擊性,再加上愛爾蘭風的音樂貫穿全場,讓這齣戲充滿濃濃的藝術風格。
這是一部探討成熟愛情的戲劇。
不過這齣戲在台灣應該算是小眾市場。台灣收視群不喜歡這麼複雜的東西。
也或許有人看過的答案是,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~」。
但這不是我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