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六本就想一個人去看少年PI2D版,上次3D雖然效果驚人,但是眼睛負擔太大,頭脹了兩個禮拜,而且也都臣服在如夢似幻的絕美畫面中,對於音樂故事情節,還是有很多無法兼顧到。所以看完出來,心理是寧願相信第一個故事的,因為李安把畫面弄得太美了。


練完太極拳後,同班的廖媽說也想去看,結果我們就約去國賓長春。


其實,我是第一次跟老人家看電影ㄟ。哈哈!


看完之後,廖媽直呼好看,說還要拉她老公去看。


看了第二次之後,我真的每個畫面都不漏看,去除掉眼睛的負擔,我沈溺在劇情裡,音樂真的超好聽,好的電影看第二遍,一定要好好享受它的音樂。


在海洋中空靈寂靜,黑暗中獨留一艘小船的畫面,我心中頓時想到『禪』,李安把禪意都給灌注到理面去了。


因為第二次比較重劇情,前面的鋪墊、透過派與父母間進行理性與信仰與對話,派在海上漂流所經歷的一切,在於對信仰與理性實踐的衝突,以及最後成年派的所說的兩個故事,是對理性與信仰的追求與選擇。


前後呼應,看了第二次,愈發感覺精神上的衝擊。


只是我看了第二次,我是相信第二個故事的。


連食人島的遠景是壀溼奴的神像,也才在第二次看出來,令人十分震驚。


當一部電影拍到這種地步,他不是在講一個故事給你聽而已,他在幫你思考,幫你去進行哲學辯證、進行自我對話,真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。


今年看了這麼多電影,其他電影好似凡夫俗子,而這一部,卻已達到神性的境界。


臺灣其實比較有前途可以走向世界,拍出藝術與市場兼顧的電影,應該是魏德聖。


但導演這途也是要像李安一樣,進修再進修,磨練再磨練。


臺灣的資源其實沒辦法撐的起世界級的導演,也沒辦法提供很多機會與場域讓導演進行磨練。


只可惜魏德聖以本土為志向,當然,發揚本土也是他的使命,無可厚非,只是有點可惜。


如果像李安以世界為題材,讓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致,走向潛能無限提升,不知該有多好。


雖然語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那一片雲彩 的頭像
那一片雲彩

阿秋的胡思亂想日記

那一片雲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